近日,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自主研发的“毫米波合作式目标人体三维成像安检仪”项目,已在科技部、中科院的联合支持下成功商业化,人体安检方式即将开启新时代。
目前,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安检方式都以“金属探测门+手检”为主。这种安检方式的缺点显而易见:只能探测金属、手检耗时长、无法探测小型危险品、存在安检盲区等等。
毫米波 (millimeter wave )指的是波长为1~10毫米的电磁波,它位于微波与远红外波相交叠的波长范围,因而兼有两种波谱的特点。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是目前全球安防领域最先进技术,它本质上是一种雷达技术。它克服了“金属探测门+手检”的缺点,可以在不接触人体的情况下,检测出在衣物覆盖下藏匿于人体各部位的物品,对金属非金属都有效果,并可以通过图像得到物品的形状、大小等信息,是新一代、更安全的安检系统。
毫米波安检设备其实在欧美已有几十年的应用历史,但其核心技术一直掌握在国外少数几家公司手中。安防领域较为特殊,对自主可控性要求较高,且国外设备价格昂贵,毫米波安检技术迫切需要国产化。
为了不被“卡脖子”,在国家科技部仪器重大专项的支持下,项目组历经十年研发,在“十二五”期间,成功突破了毫米波TR FEM 芯片及封装技术、毫米波阵列SIP技术、多核多线程硬件加速技术等关键技术,并生产出了原型样机。此后,在中国科学院、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、中科创星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下,项目完成了科研成果转化。日前,我国自主研发的毫米波安监系统已在G20峰会外围、马来西亚吉隆坡航站楼、新疆乌鲁木齐高铁站、海南三沙市清澜港等典型场景实现了示范应用。
——来源特种装备网
【关闭窗口】· 【打印】· 【顶部】· 【上一篇】· 【下一篇】